首页 > 教育资讯 > 课外课程展示 > 研学旅行,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

研学旅行,孩子们不可或缺的人生体验

来源:素质在线     时间:2019-12-02 15:46:15    浏览数:787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就是培养学生的思维


思维可以改变世界


研学旅行的目的是什么


就是开阔我们的眼界


通过开阔眼界


使我们的思维更开阔



自2016以来,教育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中,教育部2017年10月印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综合实践活动列为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中的必修课程。


研学是什么呢?


研学即研究性学习,国际上统称探究式学习Hands-on Inquiry Based Learning(HIBL)。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



研学旅行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帮助指导下,从自然科学、社会和生活实践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动手做、做中学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集体学习活动。


那么研学旅行有什么好处呢?


认识集体生活的重要性


首先,研学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以集体生活的形式,去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探讨学习,这种形式是一种活生生的“课堂”,是学校生活的生动延伸,而这种集体生活是孩子成长岁月中非常珍贵的记忆,集体生活培养出来的团队观念和整体意识也是孩子“长大成人”的重要标志。



在研学旅行的过程中,每一个孩子需要遵守作息规律:什么时候起床、吃饭、出发;在一个景点停留的时间;晚上还需要讨论、学习,针对一个共同的课题或者一个任务,团队成员要配合默契,分工合作;而这些“项目制学习”是在祖国美好的河山间,在愉快的旅行过程中间完成,这就是研学旅行“寓教于乐”的意义所在。


培养独立的意识



不仅是团队观念在研学旅行中得以强化,而且,一次策划有力、组织得当的研学旅行,也可以让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培养其独立自主的意识。孩子们要尝试照顾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整理并搭配每日的衣服。


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起来



研学旅行,还有一个大的意义在于:让课本上的知识“鲜活”了,让历史上的人物走下了“神堂”,变得可以触摸,可以感觉。


以万物为师,以世界为教材,带孩子去感知世界多元的文化,让孩子在行走中去建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在新加坡的海洋馆“神奇的鱼尾”的学习项目中,孩子们在海洋馆,在现实德情景中去对比、观察不一样的鱼尾巴。在这样的探索过程中,孩子发现了各种不同的鱼类,而不是漫无目的地走马观花。



在“以米的名义遇稻你”农耕课堂上再现稻谷生长环境,孩子们走进农田去观察幼苗的生长、稻谷的成熟,见证由稻及米的过程。在做中学直接感知,玩中学实践操作,活中学亲身体验,使能近距离观察它们,并充分调动孩子们利用多种感官来认识米,最终了解到米从土地到餐桌的生命之旅。



在北京自然博物馆“恐龙探秘”场馆教育活动中,孩子们看到不同种类、形态的的恐龙后,开始讨论霸王龙和三角龙打架到底谁会赢的话题。趣味的事件激发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他们通过观察两只恐龙的体态、外部特征,查找馆内相关资料证实自己的观点。如此让课堂动静结合,既保证了教学目的,又让孩子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


行走课堂中的体验式学习,让学习者自主探究,并合作解决一个真实世界中的问题,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研学旅行,让孩子在快乐的旅行中研究学习,这无疑是孩子少年岁月中最美好的记忆,而且这种集体生活和工作分工,对孩子的能力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锻炼。



我们把世界当作一本教材,让孩子行走在不同的场所、城市、国家,穿梭在世界的文明之中,开阔眼界,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在研学旅行中打通学校与社会的教育界限,给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学习场所和场景,为孩子的未来创造更多的无限可能!


相关资讯

教育头条
新闻资讯
教育观点
历史案例展示
课外课程展示